绿氢的核心技术:电解水制氢

绿氢可通过多种可再生能源路径制取,如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驱动电解水、太阳能光解水及生物质转化。其中,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进行电解水制氢,因其技术成熟度高、应用广泛,成为当前主流方式。其他技术如热化学水解、生物质重整、微生物电解槽等也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电解水制氢:绿氢的基石

该技术利用电能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当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时,整个过程零碳排放,产出真正的“绿氢”。其优势在于原料(水)易得、过程清洁、理论效率高、产品纯度高。主要挑战是能耗大,电力成本占氢气总成本的60-80%。

绿氢的核心技术:电解水制氢 - 催化剂涂覆工艺

目前,主要的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包括:

1. 碱性水电解 (ALK):
*原理:在碱性电解质溶液(如KOH/NaOH)中进行电解。
*优势:技术成熟、经验丰富、寿命长(约15年)、可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单槽产能大、成本相对较低、国内技术接近国际水平。
*挑战:强碱性电解质具有腐蚀性,传统石棉隔膜存在环保问题。系统响应速度相对较慢。
*系统构成:核心为包含众多电解小室的碱性电解槽(由双极板、电极、隔膜等组成)及辅助系统(BOP)。成本构成中,电堆组件与系统辅机占比相当。

2. 质子交换膜水电解 (PEM):
*原理:使用质子交换膜作为固态电解质,以纯水为原料。
*优势:电流密度大、氢气纯度高、响应速度快、效率高,非常适配波动性可再生能源。
*挑战:需在强酸、高氧化环境下运行,依赖贵金属催化剂(铂、铱)和特殊膜材料,导致成本高、寿命相对较短。国内单槽最大产能(约260标方/小时)与国际先进水平(约500标方/小时)尚有差距。关键膜材料加工难度大(如溶胀问题),部分依赖进口。
*系统构成:PEM电解槽(核心组件: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层、气体扩散层、双极板)及辅助系统(BOP)。成本中,电解电堆占比约45%(其中双极板成本占比高),系统辅机占55%。催化剂涂覆优化:超声波喷涂技术在制备PEM电解槽核心组件——膜电极(MEA)中的催化剂层方面具有优势。它能实现贵金属催化剂的超薄、均匀、可控喷涂,显著提升催化剂利用率,减少贵金属用量,是降低PEM制氢成本的关键工艺之一。

超声喷涂阴离子交换膜 - 电解水制氢催化剂 - 驰飞超声波喷涂

3. 固体氧化物水电解 (SOEC):
*原理:使用固态陶瓷电解质,在高温(500-1000°C)下工作。
*优势:理论效率极高(接近100%),可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独特优势在于可共电解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生产合成气(H₂ + CO),用于合成燃料(如航煤、柴油),在碳回收利用方面潜力巨大。
*挑战:高温运行对材料稳定性要求极高(电极易退化、密封材料寿命短),升降温速率慢使其难以匹配波动性大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技术成熟度较低。

4. 阴离子交换膜水电解 (AEM):
*原理:新兴技术,使用阴离子交换膜传导氢氧根离子(OH⁻)。
*优势:旨在结合ALK的低成本(可使用镍、钴、铁等非贵金属催化剂)和PEM的高效率与快速响应。无金属阳离子,避免碳酸盐堵塞问题。氢气纯度高、气密性好。
*挑战:技术处于研发和千瓦级示范阶段。阴离子迁移速率慢于质子,膜的机械稳定性和长期耐久性需提升,电极结构和催化剂动力学需优化。全球范围内主要由科研机构推动。

技术现状与展望:

全球电解水制氢装机以ALK为主(占比约60%),PEM次之(超30%),SOEC和AEM占比尚小。未来技术发展需聚焦:

*ALK:提升电流密度、响应速度,开发环保隔膜替代品。
*PEM:降低贵金属依赖(优化催化剂配方、提升利用率,如超声波喷涂)、开发低成本高性能膜材料、提高单槽产能和寿命。
*SOEC:攻克高温材料稳定性与密封技术,提升系统动态响应能力。
*AEM:研发高性能、长寿命阴离子交换膜,优化电极和催化剂体系,推进工程化放大。

超声波喷涂作为一项精密的催化剂涂覆工艺,在提升PEM电解槽膜电极性能、降低贵金属用量方面展现出重要作用,是推动PEM电解水技术降本增效的关键环节之一。随着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电解水制氢技术将持续进步,助力绿氢规模化应用。

关于驰飞

驰飞的解决方案是环保、高效和高度可靠的,可大幅减少过量喷涂,节省原材料,并提高均一性、转移效率、均匀性和减少排放。为企业提供围绕功能涂层的全套解决方案及长期技术支持,保证客户涂层稳定量产;针对特殊器械涂层需求,提供涂层定制研发服务;提供各类涂层代工服务。

杭州驰飞是超声镀膜系统开发商和制造商,产品主要应用于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喷涂、薄膜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微电子、半导体、 纳米新材料、玻璃镀膜、 生物医疗、纺织品等领域。

英文网站:CHEERSONIC ULTRASONIC COATING S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