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研究进展

钠离子电池研究进展 钠离子电池研究进展 : 材料突破与应用前景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驱动下,钠离子电池凭借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优势,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尤其在规模储能和特定交通领域潜力巨大。其核心材料,特别是阴极和阳极的研发,是提升性能的关键。超声波喷涂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薄膜制备工艺,在均匀涂覆电极材料(包括高性能催化剂和活性物质)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正被探索用于优化钠离子电池电极制造。 [...]

By |2025-06-27T15:03:38+08:002025年6月24日|

晶圆光刻胶涂布秘籍

晶圆光刻胶涂布秘籍 : 均匀成膜是芯片制造第一步! 在芯片制造的精密舞台上,光刻胶涂布是雕刻微米级电路的第一步!胶膜哪怕一丝不均匀,都会导致后续曝光图案失真,良率崩塌!如何征服这片微观战场?五大核心要点助你打造完美胶膜 精密旋涂:转速与时间的艺术 [...]

By |2025-06-25T09:22:47+08:002025年6月24日|

新型催化剂引领海水电解制氢技术革新

新型催化剂引领海水电解制氢技术革新 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寻求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替代方案已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核心。其中,氢能以其高能量密度和零碳排放的特性,被广泛认为是未来能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通过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解水制氢技术,为氢能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绿色途径。而直接利用海水进行电解制氢,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还有望显著降低制氢成本,从而推动氢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海水电解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着一些关键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缺乏高效且稳定的阳极氧析出反应(OER)催化剂,以及海水中高浓度的氯离子(Cl⁻)对电极材料造成的严重腐蚀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电解过程的效率,还大大缩短了电极材料的使用寿命,从而增加了制氢成本。 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过渡金属材料,如层状双氢氧化物(LDH)等,被应用于OER催化剂的研发中,并取得了一定的催化活性,但这些材料普遍存在导电性不足、活性位点数量有限以及对Cl⁻的抗性较弱等缺陷。近年来,一些新型的硫化物、磷化物等材料由于其能够原位生成抗Cl⁻物种(如硫酸盐)而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然而,这些材料在高电位下往往容易发生金属溶解现象,导致其稳定性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人员通过将二维材料MXene(Ti₃C₂)与NiFe硫化物进行复合,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OER催化剂。这种催化剂不仅具有高活性、长寿命的特点,还展现出了对Cl⁻的显著抗性。这一创新性的材料设计为阴离子交换膜海水电解(AEMSE)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By |2025-06-11T12:30:08+08:002025年6月17日|

曾是膜电极国产化最弱一环,如今凭啥反超国际一流?

曾是膜电极国产化最弱一环 如今凭啥反超国际一流? 一、气体扩散层:燃料电池的 "隐形核心组件" 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微观结构中,气体扩散层(GDL)虽仅占电堆体积的 [...]

By |2025-06-11T12:19:49+08:002025年6月15日|

氮掺杂石墨烯电催化氧还原

氮掺杂石墨烯电催化氧还原 氮掺杂石墨烯电催化氧还原 : 揭秘关键活性位点 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浪潮中,电催化氧还原反应(ORR)作为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核心技术的"心脏",其催化剂性能直接决定着能源设备的效率与成本。传统贵金属催化剂的瓶颈倒逼科研界将目光投向新型碳基材料——氮掺杂石墨烯(NG)凭借独特的电子结构和稳定性,成为突破非贵金属催化困境的关键方向。本文聚焦氮物种在ORR中的作用机制,解析如何通过原子级调控激活高效催化路径。 [...]

By |2025-06-04T12:01:38+08:002025年6月12日|

碳化硅市场 :蓬勃发展,前景广阔

碳化硅市场 :蓬勃发展,前景广阔 在当今半导体行业的多元版图中,碳化硅(SiC)相关领域无疑占据着极为重要且亮眼的位置。2025年5月,富士经济针对全球功率半导体晶圆市场展开了深入调查,并发布了至2035年的市场预测。其中,碳化硅晶圆市场数据十分吸睛,预估其规模会从2024年的1436亿日元一路跃升至2035年的6195亿日元,增长幅度高达约4.3倍 ,呈现出极为强劲的上升势头。 本次调研覆盖了功率半导体领域的八类关键产品,除了碳化硅相关的裸晶片、外延晶片外,还囊括硅晶片、氮化镓(GaN)晶片、氧化镓晶片、金刚石晶片、氮化铝晶片以及二氧化锗晶片,调研时段集中在2025年2月至3月 [...]

By |2025-05-26T13:47:37+08:002025年5月26日|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