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技术科普

16 08, 2025

膜电极组件制备工艺优化

By |2025-08-19T14:33:15+08:002025年8月16日|

膜电极组件制备工艺优化 一、膜电极组件(MEA)制备工艺优化 1. 电极涂层技术革新 采用卷对卷(R2R)连续生产技术,将气体扩散层(GDL)、催化剂层(CL)等材料以卷轴形式输送,通过狭缝涂布或喷墨打印实现自动化制备。相比传统批次生产,R2R技术可提升生产速度至10-100米/分钟,材料利用率提高30%以上,更适合规模化制造。 [...]

31 07, 2025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详解

By |2025-08-01T14:29:38+08:002025年7月31日|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详解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通过质子交换膜作为电解质实现水的高效分解,产生氢气与氧气。其阳极与阴极分别发生如下化学反应:阳极发生 2H₂O=O₂+4H⁺+4e⁻的反应,阴极则进行 4H⁺+4e⁻=2H₂的反应。这一技术是水电解领域的高效方案,核心装置由电解槽及辅助系统构成,电解槽的关键部件包括膜电极、气体扩散层和双极板,其中膜电极是核心中的核心。 膜电极由质子交换膜两侧涂覆催化层形成。阴极催化剂多选用铂系材料,与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特性相近,能有效促进氢气生成。阳极因处于强氧化性环境,对催化剂要求更为严苛,析氧反应需依赖抗氧化、耐腐蚀的材料,目前铱、钌及其氧化物是常用的阳极催化剂,它们在高电流密度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电解效率与稳定性。 [...]

30 07, 2025

催化剂纳米结构优化策略增强氢吸附性能

By |2025-08-01T13:02:41+08:002025年7月30日|

催化剂纳米结构优化策略增强氢吸附性能 通过精准调控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数量、原子配位环境、电子特性及传质路径,提升氢吸附峰强度。具体从以下维度展开: 一、纳米尺度与晶面调控 1. 粒径优化(2-5纳米) [...]

29 07, 2025

技术科普 | 氢能储存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By |2025-08-01T12:10:57+08:002025年7月29日|

氢能储存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氢能作为清洁能源转型的关键载体,其高效安全储存技术是规模化应用的核心挑战。本文系统评述高压气态、低温液态、有机液态及固体材料四大储氢技术体系,分析技术原理、性能瓶颈与研究趋势,提出未来发展方向:通过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突破储氢密度与成本限制,加速氢能产业化进程。 一、主流储氢技术对比 1. 高压气态储氢 [...]

26 07, 2025

水解制氢技术

By |2025-08-01T13:52:18+08:002025年7月26日|

水解制氢技术 在制氢技术中,水解制氢凭借操作简单、选择性高的特点,相比化石燃料重整制氢(伴随大量碳排放)、电解水制氢(需外部电能输入)、光解制氢(依赖复杂设备)及生物质制氢(耗时较长)更具优势。而超声涂布水解制氢电极等技术的探索,进一步为水解制氢的效率提升与实际应用提供了新方向。此外,水解制氢能在较广温度范围内生成高纯度氢气,常用材料包括硼氢化钠、氨基硼烷、硅、轻金属和金属氢化物。 水解反应中,不同材料的反应式各有不同:硼氢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硼酸钠和氢气;氨基硼烷与水反应生成铵根离子、硼酸根离子和氢气;硅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氢气;碱金属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碱土金属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 无机元素及化合物中,硼氢化钠的理论氢气产出率很高,达21 wt%,但存在价格高昂、储存条件苛刻的问题。氨基硼烷水解需以贵金属为催化剂,成本较高。硅的理论氢产率为14.3 [...]

23 07, 2025

技术科普 | 氢储能的技术优势解析

By |2025-07-23T16:23:48+08:002025年7月23日|

氢储能的技术优势解析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化转型的背景下,有效储存可再生能源电力成为关键挑战。氢能,凭借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正展现出作为大规模、长周期储能解决方案的巨大价值,在平衡能源供需、提升系统稳定性和经济性方面前景广阔。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以下关键维度: 一、 破解大容量、长周期储能的瓶颈 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其发电出力天然具有间歇性与波动性,尤其是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和长周期变化特征。这种不稳定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持续的能源供应保障构成了严峻考验。传统储能方式在此类需求面前存在局限: [...]

22 07, 2025

超声波喷涂机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By |2025-07-23T16:14:11+08:002025年7月22日|

超声波喷涂机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超声波喷涂机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确实非常广泛且关键,尤其在薄膜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的制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是针对这三个领域的详细说明: 1. 薄膜太阳能电池 [...]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