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技术科普

19 08, 2025

亲水涂层造影导管

By |2025-08-19T09:56:08+08:002025年8月19日|

亲水涂层造影导管 导管是一类可插入人体管道、体腔或血管的柔性空心管状医疗器械,通常由尾部的接头与远端管状体构成。其中,管体可设计为直形或多种弯曲形态,头端则分为锥形与非锥形两种结构,以适配不同临床操作场景。 介入造影导管是医学导管体系中的重要大类,具备适配临床需求的硬度、弹性、柔软度与扭力传递性能,核心功能是为造影剂提供输送通道,最终实现目标部位的造影显影。为进一步提升其临床适用性,这类导管常通过超声波喷涂亲水涂层工艺处理:该工艺能让亲水涂层均匀附着于导管表面,不仅增强涂层与基底材料的结合力,还能显著优化导管的亲水性能——既降低与血管壁、导丝的摩擦阻力,又提升抗血栓形成能力,同时,搭配“内管柔软、高流量、清晰显影”的核心特性,可大幅提升造影操作的稳定性与效率。 血管造影导管作为所有血管介入治疗中的核心工具,需通过血管通路部位的鞘管进入人体,再在导管内导丝的导航下抵达目标血管。进入血管后,其用途主要有两类:一是对预定血管区域开展诊断性血管造影,二是作为“输送载体”,将血管内介入所需的球囊、支架精准送至预定位置。理想的血管造影导管需兼顾多维度性能,包括结构强度、精准转矩控制、清晰显影性、优异柔韧性、无创头端设计及低表面摩擦特性,其中低表面摩擦特性的实现与超声波喷涂亲水涂层直接相关——该涂层能长期保持优异的亲水效果,减少导管在血管内推进时的阻力,显著提升导丝导引下的可追踪性,同时避免因摩擦过大导致的血管黏膜损伤,且不会影响造影剂注射期间的导管位置稳定性。 造影导管的外径以“F”(French)为单位,临床常规选用6F或5F规格,其中6F对应外径约2mm,5F对应外径约1.67mm。经桡动脉入路时,因血管管径较小,多优先选用5F规格的共用导管或多功能导管,以降低血管穿刺损伤风险。除外径外,造影导管的核心参数还包括内径(单位:inch)、流速(单位:ml/sec)、长度(单位:cm)及注射压(单位:psi),这些参数需根据目标血管部位、患者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选择。 [...]

17 08, 2025

革新体内精准递药 : 植入式给药装置的核心优势与设计智慧

By |2025-08-13T15:25:40+08:002025年8月17日|

革新体内精准递药 : 植入式给药装置的核心优势与设计智慧 传统给药方式(如口服、注射)常受限于生物利用度低、患者依从性差、全身副作用及操作复杂性等问题。通过外科手术植入体内的药物递送系统,为解决这些挑战提供了创新方案。这类装置能够将药物精准、持续地输送到目标组织或器官,显著提升疗效并减少副作用。本文深入探讨了此类植入装置的核心优势、关键植入部位与策略、设计中的核心考量要素,并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 一、传统给药方式的瓶颈 [...]

15 08, 2025

真空采血管表面处理

By |2025-08-05T12:56:38+08:002025年8月15日|

真空采血管表面处理 在医疗检验中,真空采血管的管壁处理直接影响血液样本质量。传统的硅油涂层工艺已难以满足更高的安全和精度要求,而超声涂覆技术作为新型解决方案,正推动这一领域的技术升级。 传统硅油涂层工艺的三大问题 过去,真空采血管主要通过硅油涂层实现疏水处理,但这种工艺存在明显缺陷: 涂层厚度不稳定 [...]

13 08, 2025

涂层与基材界面结合机制及附着性能提升路径研究

By |2025-08-13T14:35:17+08:002025年8月13日|

涂层与基材界面结合机制及附着性能提升路径研究 1. 涂层界面粘附性能的形成机理 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强度源于多种界面作用力的协同贡献,包括机械互锁作用、物理吸附作用(如范德华力)、氢键结合、化学键合以及分子间扩散作用等。这些作用力共同形成的综合黏附力,最终决定了涂层的附着性能。 2. [...]

8 08, 2025

精密之网 : 医疗介入导管编织工艺探秘与应用展望

By |2025-08-13T15:00:46+08:002025年8月8日|

精密之网 : 医疗介入导管编织工艺探秘与应用展望 在微创医疗介入领域,导管是实现诊断与治疗的核心载体,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编织工艺,作为赋予导管关键力学与操控特性的核心技术,其精密程度往往决定了导管的最终表现。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精密工艺的核心要素与发展趋势。 一、 [...]

5 08, 2025

医疗设备热塑性部件加工工艺选型指南

By |2025-08-13T14:48:51+08:002025年8月5日|

医疗设备热塑性部件加工工艺选型指南 在医疗设备的设计、使用、回收及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中,选择合适的热塑性材料至关重要。然而,基于设计参数、材料特性和设备能力,为每个部件确定最佳的成型工艺同样关键。优化的工艺能加速产品上市、增强竞争力、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并促进创新设计。 大型热塑性材料供应商凭借其材料专长、深厚的加工知识及行业经验,在此领域能提供重要支持。这些知识源于内部研发、测试以及与客户的合作开发,助力设备制造商优化生产流程。 工艺对比与选型考量 每种塑料加工工艺都有其优缺点。核心挑战在于根据部件需求、设备性能、设计规格、材料物性、外观要求、产量、二次加工需求及工厂能力,选择最合适的工艺。众多变量使筛选复杂化。领先的材料供应商可提供专业指导与资源(如设备、测试能力、实验室、材料数据),帮助筛选和优化工艺。他们不仅支持现有技术,还致力于工艺创新,突破技术经济限制。 [...]

1 08, 2025

医用镍钛合金应用四陷阱 : 规避误区提升器械可靠性

By |2025-08-13T15:10:10+08:002025年8月1日|

医用镍钛合金应用四陷阱 : 规避误区提升器械可靠性 在医疗器械创新领域,一种独特的金属材料因其卓越性能而备受青睐。它不仅能在特定温度刺激下恢复预设形状(形状记忆效应),还具有优异的超弹性和生物相容性,能显著降低人体排异风险。这些特性使其成为心脏支架、导丝、精密传动部件等需反复承受应力和形变器械的理想选择。同时,其出众的抗疲劳性能也适用于长期循环载荷的部件。借助现代精密加工技术(如激光切割、增材制造),该材料可被塑造成复杂结构,为定制化医疗方案提供可能。 然而,要充分发挥这种材料的潜力,工程师必须跨越材料特性理解、热加工影响、表面处理要求以及制造工艺认知等多重挑战。只有深刻认识并规避常见误区,才能真正释放其在医疗器械中的革新力量。 [...]

25 07, 2025

超声波喷涂技术在动脉支架领域应用

By |2025-07-30T13:15:20+08:002025年7月25日|

超声波喷涂技术在动脉支架领域应用 在医疗领域,血管介入器械的精准性与安全性至关重要。动脉支架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器械,其表面涂层工艺影响着手术成功率与患者预后。传统涂层技术在面对微米级涂层均匀性、材料兼容性等挑战时逐渐显露局限性,而超声波喷涂技术的出现,为动脉支架的性能提升带来了革命性突破。 超声波喷涂技术利用高频振动雾化原理,将涂层溶液转化为纳米级雾滴,实现微米级厚度控制与全表面均匀覆盖,避免对支架结构造成损伤,提升了涂层的一致性与稳定性。 在药物涂层支架方面,该技术可提升药物装载效率与释放可控性,实现纳米级药物分散、梯度涂层设计与超薄涂层工艺。同时,还能进行功能性表面改性,如构建抗凝血涂层、促内皮化涂层及复合涂层体系。   [...]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