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行业技术科普

17 09, 2025

低温烧结氧化铝陶瓷技术详解

By |2025-09-12T12:10:59+08:002025年9月17日|

低温烧结氧化铝陶瓷技术详解 近年来,随着电子、航空、能源、化工等工业领域对高性能结构陶瓷需求的不断提升,氧化铝陶瓷因其具有高强度、高硬度、优良的耐高温、耐腐蚀性与化学稳定性,加之原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结构陶瓷之一。其主晶相α-Al₂O₃赋予了材料稳定的物化性能,适用于制造切削工具、耐磨部件、电子基板、生物医用植入体等多种关键元件。然而,氧化铝陶瓷也面临一个显著挑战:α-Al₂O₃的熔点高达2050℃,导致其烧结温度通常需达到1600℃以上。这不仅造成能源消耗大、工艺成本高,还对烧结设备提出苛刻要求,限制了某些复杂形状或大尺寸部件的制备。因此,发展高效、低成本的氧化铝陶瓷低温烧结技术,已成为材料领域一项重要研究方向。 为降低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温度,目前主要技术路径包括提高原料粉体的烧结活性、采用特殊烧结工艺及引入烧结助剂三类。首先,提高氧化铝粉体的细度与表面活性是促进烧结的基础手段。粉体粒度越小、比表面积越大,表面能越高,扩散驱动力越强,烧结温度可有效降低。例如,通过超声喷雾热解法制备氧化铝陶瓷粉末,可实现对前驱体溶液的高效雾化与热解,获得成分均匀、粒径分布窄、烧结活性高的亚微米或纳米级α-Al₂O₃粉体,为低温烧结提供了优质原料基础。 其次,特殊烧结工艺如热压烧结(HP)、热等静压(HIP)、微波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SPS)等,通过外场辅助(压力、电场、微波等)增强扩散与致密化动力,也能显著降低烧结温度。但这些方法通常设备复杂、能耗仍较高,且难以适用于复杂形状产品的规模化制备。 在众多方法中,添加烧结助剂因其工艺简便、成本低廉、效果显著,成为目前研究最广泛且产业化应用最成熟的低温烧结技术。该方法不需复杂设备,也无需对原料进行高成本预处理,仅通过合理配伍助剂种类与含量,即可实现低温致密化,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控显微结构,改善材料性能。 [...]

14 09, 2025

黑色氧化铝陶瓷的制备工艺

By |2025-09-12T11:18:54+08:002025年9月14日|

黑色氧化铝陶瓷的制备工艺 近年来,随着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半导体及液晶显示屏等片式与薄膜电子元件的性能持续提升与产量不断扩大,市场对高精度、高性能真空吸盘的需求日益迫切。真空吸盘作为电子制造中关键的功能夹具,通过连接管与真空设备相连,在接触待加工物体(如硅片、玻璃基板、柔性薄膜等)后启动真空系统,使吸盘内部形成负压,利用大气压力将工件牢固吸附于吸盘表面,从而完成精密加工、检测或搬运流程。加工结束后,真空设备停止工作并缓慢充气,使工件平稳脱离,实现高效、无损的装夹与释放。 传统真空吸盘多采用铝合金、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并以机械钻孔方式形成吸附通孔。然而,此类吸盘的孔径通常较大,在吸附薄型或柔性材料时,孔口周边易因气压分布不均引发材料局部弹性变形,进而影响印刷、光刻、贴合等后续工艺的定位精度与成品质量。为应对该问题,目前行业普遍转向使用具有微米级均匀气孔结构的多孔陶瓷材料制备真空吸盘。此外,为避免在光刻等光学加工过程中吸盘表面反射杂光干扰图形传递,此类陶瓷吸盘还需具备良好的黑色显色特性。 目前,国内电子制造企业所采用的黑色多孔陶瓷真空吸盘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价格高昂且供货周期较长。随着国内电子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黑色多孔陶瓷真空吸盘,对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业链安全性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意义。 一、黑色多孔氧化铝陶瓷的材料体系与着色机制 [...]

26 08, 2025

超声喷雾造粒能制备什么纳米粉体

By |2025-08-19T12:42:41+08:002025年8月26日|

超声喷雾造粒能制备什么纳米粉体 超声喷雾造粒技术非常适合制备多种类型的纳米粉体,尤其是那些需要高纯度、成分均匀、球形度高、流动性好以及精确控制粒径和形貌的材料。其核心优势在于将溶液(或溶胶/悬浮液)均匀雾化成极细小的液滴,并通过快速干燥(通常是热风干燥)形成颗粒。 以下是该技术能够制备的主要纳米粉体类型: 1. 金属氧化物纳米粉体: [...]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