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8, 2025

超声涂布水解制氢电极

By |2025-08-05T10:57:56+08:002025年8月2日|

超声涂布水解制氢电极 在水解制氢技术中,超声涂布水解制氢电极通过精准调控电极表面的材料分布与界面活性,为不同材料的水解反应提供了更高效的反应环境。这种电极利用超声振动辅助涂布工艺,能在电极表面形成均匀且具有高活性的材料层,不仅增强了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效率,还可通过界面作用调节反应动力学,有效缓解传统水解反应中常见的钝化、速率衰减等问题。以下结合不同材料,详细描述其在超声涂布电极参与下的水解反应特性: 硼氢化钠(NaBH₄)的水解反应 硼氢化钠与水的反应式为:NaBH₄ + [...]

2 08, 2025

超声波喷涂玻璃涂层

By |2025-08-05T10:42:13+08:002025年8月2日|

超声波喷涂玻璃涂层 一、概述 玻璃作为一种透明、耐腐蚀、力学性能稳定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但纯玻璃的功能单一(如易反光、隔热性差、表面易划伤),需通过功能涂层赋予其特殊性能(如防反射、隔热、导电、自清洁、耐磨等)。超声波喷涂技术是实现玻璃功能涂层精密制备的核心工艺之一,其原理是通过高频超声波振动(15-120kHz)将功能性涂料(如纳米颗粒悬浮液、溶胶-凝胶液、导电浆料等)雾化成微米级均匀液滴(5-50μm),再通过低压气流精准沉积于玻璃表面,形成厚度可控、分布均匀的功能涂层。 与传统玻璃涂层制备技术(如磁控溅射、浸涂、溶胶-凝胶法)相比,超声波喷涂技术以“低损伤、高均匀性、材料利用率高”为核心优势,可适配平面、曲面、异形等多种玻璃基底,成为玻璃功能化升级的关键工艺。 二、超声波喷涂玻璃涂层的核心优点 [...]

1 08, 2025

医用镍钛合金应用四陷阱 : 规避误区提升器械可靠性

By |2025-08-13T15:10:10+08:002025年8月1日|

医用镍钛合金应用四陷阱 : 规避误区提升器械可靠性 在医疗器械创新领域,一种独特的金属材料因其卓越性能而备受青睐。它不仅能在特定温度刺激下恢复预设形状(形状记忆效应),还具有优异的超弹性和生物相容性,能显著降低人体排异风险。这些特性使其成为心脏支架、导丝、精密传动部件等需反复承受应力和形变器械的理想选择。同时,其出众的抗疲劳性能也适用于长期循环载荷的部件。借助现代精密加工技术(如激光切割、增材制造),该材料可被塑造成复杂结构,为定制化医疗方案提供可能。 然而,要充分发挥这种材料的潜力,工程师必须跨越材料特性理解、热加工影响、表面处理要求以及制造工艺认知等多重挑战。只有深刻认识并规避常见误区,才能真正释放其在医疗器械中的革新力量。 [...]

1 08, 2025

液流电池双极板材料技术进展与应用挑战

By |2025-07-24T14:57:59+08:002025年8月1日|

液流电池双极板材料技术进展与应用挑战 随着波动性电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持续攀升,电力系统对长时调节型储能的需求日益迫切。在众多储能技术中,液流电池凭借其本质安全性、功率-能量解耦特性及超长寿命,成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选项之一。其核心组件——电堆的性能直接决定系统效率,而双极板作为电堆的关键传导与支撑结构,需同时满足四大功能: 1. 导电互联:串联相邻单电池并导通电流 2. [...]

1 08, 2025

超声波喷涂燃料电池传感器

By |2025-08-01T12:15:14+08:002025年8月1日|

超声波喷涂燃料电池传感器 在追求高效、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的时代,燃料电池传感器作为系统健康监测与控制的关键“神经末梢”,其性能与可靠性至关重要。制造这些精密传感器,尤其是其核心的催化层、电极和功能涂层,对工艺提出了严苛要求:均匀性、材料利用率、精细控制缺一不可。超声波喷涂技术凭借其独特优势,正成为这一领域备受瞩目的先进制造工具。 超声波喷涂的核心优势:精准与高效 1. 卓越的均匀性与一致性:超声波喷涂的核心在于利用高频振动(通常在20kHz至120kHz范围)将液体“撕裂”成极其细微且尺寸高度均一的雾化液滴。这种精细雾化能力,结合精确的运动控制平台,使得浆料或溶液能以高度可控的方式沉积在基底上。对于燃料电池传感器的催化层(常包含昂贵的铂族金属)和聚合物电解质膜涂层,这种均匀性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了传感器的活性位点分布、反应速率一致性和最终信号输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

31 07, 2025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详解

By |2025-08-01T14:29:38+08:002025年7月31日|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详解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通过质子交换膜作为电解质实现水的高效分解,产生氢气与氧气。其阳极与阴极分别发生如下化学反应:阳极发生 2H₂O=O₂+4H⁺+4e⁻的反应,阴极则进行 4H⁺+4e⁻=2H₂的反应。这一技术是水电解领域的高效方案,核心装置由电解槽及辅助系统构成,电解槽的关键部件包括膜电极、气体扩散层和双极板,其中膜电极是核心中的核心。 膜电极由质子交换膜两侧涂覆催化层形成。阴极催化剂多选用铂系材料,与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特性相近,能有效促进氢气生成。阳极因处于强氧化性环境,对催化剂要求更为严苛,析氧反应需依赖抗氧化、耐腐蚀的材料,目前铱、钌及其氧化物是常用的阳极催化剂,它们在高电流密度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电解效率与稳定性。 [...]

31 07, 2025

双极板炭黑涂层制备

By |2025-08-01T12:25:13+08:002025年7月31日|

双极板炭黑涂层制备 利用超声波喷涂机制备双极板炭黑涂层,是通过超声波雾化技术将炭黑浆料均匀沉积在双极板基底表面,以改善其导电性、耐腐蚀性及界面接触性能的工艺。以下从核心原理、关键步骤、性能优化及优势等方面展开说明: 一、核心背景与需求 双极板是燃料电池(如PEMFC)的核心部件,需同时满足高导电性(降低接触电阻)、耐腐蚀性(抵抗燃料电池酸性环境侵蚀)和良好气密性。金属基底(如不锈钢、钛合金)因成本低、力学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但表面易形成氧化层导致电阻升高;石墨基底导电性好但脆性大。因此,通过炭黑涂层修饰表面,可兼顾基底力学性能与涂层导电/耐腐特性。 二、超声波喷涂的核心原理 [...]

31 07, 2025

和锂电池相比,液流电池做对了什么?

By |2025-07-24T13:45:55+08:002025年7月31日|

和锂电池相比液流电池做对了什么 电化学储能系统正从辅助性的“备用电源”角色,加速转型为电力系统调度机制的核心组成部分。尤其在传统调峰机组逐步退出舞台的背景下,储能设备需要同时承担“快速平抑波动”与“持久能量转移”这两类截然不同的系统功能。这种功能分化,实际上揭示了一项重要的技术分野:一类储能技术主导短时响应,而另一类则成为长时储能的优选方案。这并非简单的材料之争,其根源在于系统结构设计理念的根本差异。 此前讨论虽提及两类技术在持续时间上的区别,但未深入剖析其核心原因:为何一类技术在1小时内性能卓越,而另一类却能轻松应对6小时乃至更长的任务?为何高能量密度、反应迅捷的技术在长时场景中难以施展?又是何种工程结构上的区别,天然界定了它们在系统级部署中的角色定位?本文旨在解答这个“结构差异如何决定系统命运”的关键问题。 在工程实践的思维框架中,一项新技术的价值评判,首要标准并非“是否最先进”,而是“能否有效放大”。实验室中性能优异的反应体系,若无法实现规模化、连续化、模块化扩展,其前景必然受限。工程领域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法则:当设备产能翻倍时,其成本通常仅增长至原成本的约0.6次方(即0.6次方法则)。这揭示了大型工业流程设备(如反应塔、连续流系统)的核心优势——规模效应带来的单位成本下降。容积-表面积比的提升、辅助系统边际成本的递减,是这类设计的基石。 然而,并非所有设备都遵循此法则。例如,换热器成本往往随负荷线性增长,因其达到尺寸上限后只能叠加数量;微反应器性能优异,但扩能路径依赖模块复制,成本趋向线性甚至指数级增长。在电化学储能领域,这种模块化复制的结构逻辑,恰恰是主导短时储能的解决方案所选择的路径。 [...]

30 07, 2025

催化剂纳米结构优化策略增强氢吸附性能

By |2025-08-01T13:02:41+08:002025年7月30日|

催化剂纳米结构优化策略增强氢吸附性能 通过精准调控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数量、原子配位环境、电子特性及传质路径,提升氢吸附峰强度。具体从以下维度展开: 一、纳米尺度与晶面调控 1. 粒径优化(2-5纳米) [...]

30 07, 2025

超声波喷涂机在氢能储氢领域的应用

By |2025-07-30T15:23:18+08:002025年7月30日|

超声波喷涂机在氢能储氢领域的应用 超声波喷涂利用压电换能器将高频声波(20kHz-200kHz)转化为机械振动,使液体在喷嘴尖端形成微米级雾化液滴(10-100μm)。该技术通过非接触式低温沉积实现精准涂层控制,在氢能储氢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 一、核心应用场景与技术优势 1. 固态储氢材料制备 [...]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