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06, 2025

氮掺杂石墨烯电催化氧还原

By |2025-06-04T12:01:38+08:002025年6月12日|

氮掺杂石墨烯电催化氧还原 氮掺杂石墨烯电催化氧还原 : 揭秘关键活性位点 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浪潮中,电催化氧还原反应(ORR)作为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核心技术的"心脏",其催化剂性能直接决定着能源设备的效率与成本。传统贵金属催化剂的瓶颈倒逼科研界将目光投向新型碳基材料——氮掺杂石墨烯(NG)凭借独特的电子结构和稳定性,成为突破非贵金属催化困境的关键方向。本文聚焦氮物种在ORR中的作用机制,解析如何通过原子级调控激活高效催化路径。 [...]

26 05, 2025

碳化硅市场 :蓬勃发展,前景广阔

By |2025-05-26T13:47:37+08:002025年5月26日|

碳化硅市场 :蓬勃发展,前景广阔 在当今半导体行业的多元版图中,碳化硅(SiC)相关领域无疑占据着极为重要且亮眼的位置。2025年5月,富士经济针对全球功率半导体晶圆市场展开了深入调查,并发布了至2035年的市场预测。其中,碳化硅晶圆市场数据十分吸睛,预估其规模会从2024年的1436亿日元一路跃升至2035年的6195亿日元,增长幅度高达约4.3倍 ,呈现出极为强劲的上升势头。 本次调研覆盖了功率半导体领域的八类关键产品,除了碳化硅相关的裸晶片、外延晶片外,还囊括硅晶片、氮化镓(GaN)晶片、氧化镓晶片、金刚石晶片、氮化铝晶片以及二氧化锗晶片,调研时段集中在2025年2月至3月 [...]

25 04, 2025

医用涂层供应商商业模式解析与发展趋势

By |2025-05-07T14:43:05+08:002025年4月25日|

医用涂层供应商商业模式解析与发展趋势 在医疗器械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医用涂层作为提升器械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技术,其供应商的商业模式备受关注。独立的医用涂层供应商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形成了两种较为典型的商业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 聚焦上游的高技术壁垒模式 第一种商业模式是聚焦上游供应商定位,以涂液和设备销售为主要业务方向。这类厂商所涉及的涂层技术通常具有极高的技术门槛,属于高技术壁垒领域。由于掌握着核心技术,生产出的涂层产品具备高附加值,多被应用于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高值医用耗材中。 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凭借着技术优势,这类供应商在与下游客户的合作中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下游企业若想获得高性能的涂层产品,往往需要依赖这些上游供应商。然而,这种优势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其业绩增长与下游客户的发展状况紧密相连,一旦下游客户的市场拓展受阻或产品销售不佳,上游供应商的业绩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并且,由于高值耗材的市场准入门槛高,产品商业化推广过程复杂,导致这类供应商的业务起量速度相对较慢,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进行市场培育与客户积累。 [...]

22 04, 2025

聚酰亚胺隔膜改性技术研究

By |2025-04-03T09:41:41+08:002025年4月22日|

聚酰亚胺隔膜改性技术研究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 PI 纳米纤维膜具有高孔隙率和良好的电解液浸润性,然而高孔隙率也会带来隔膜力学性能的降低,给电池的组装和使用带来压力。另一方面,PI 纳米纤维膜的大孔径尺寸也带来了电池的自放电问题。鉴于此, [...]

20 04, 2025

电解水实验从基础到前沿的深度解读

By |2025-04-14T13:43:38+08:002025年4月20日|

电解水实验从基础到前沿的深度解读 电解水实验作为化学领域的经典实验,在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水的组成及电解原理方面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全面且细致地探究这个充满奥秘的实验。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电解水这一过程,确凿地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构成。同时,让我们深入了解电解反应背后的基本原理与具体过程,直观观察电极反应时呈现的现象,以及准确判断产生气体的性质。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为后续更深入的化学知识学习筑牢根基。 实验原理 [...]

19 04, 2025

电解水膜电极核心组件的探秘与革新

By |2025-04-14T12:54:42+08:002025年4月19日|

电解水膜电极核心组件的探秘与革新 在电解水装置的复杂体系里,电解水膜电极堪称最为关键的 “心脏” 部分。它巧妙集成了电极与隔膜的双重功能,如同精密仪器的核心枢纽,对电解水反应能否高效开展起着一锤定音的作用。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它的奥秘。 一、基本构成与作用 [...]

14 04, 2025

AEM电解水制氢技术展望:突破障碍,迈向未来

By |2025-04-10T14:30:27+08:002025年4月14日|

AEM电解水制氢技术展望:突破障碍,迈向未来 在全球积极寻求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大背景下,AEM电解水制氢技术因其清洁、高效的特点,成为了极具潜力的制氢途径。然而,受限于关键材料技术难题以及制造过程中的诸多挑战,AEM电解水技术距离大规模实际应用仍有一段距离。结合当下AEM电解技术的研究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多个关键方向进行展望,全力助推AEM电解技术的发展及商业化进程。 一、攻克AEM材料难关 开发具备高离子电导率、高强度以及高化学稳定性的AEMs(阴离子交换膜),无疑是突破AEM电解水制氢技术发展瓶颈的核心任务。现阶段,AEMs的研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产品在严苛的电解水制氢工况下,难以同时兼顾离子电导率、化学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等关键性能指标。并且,目前仅能提供较小尺寸的产品,远远无法满足工业大规模应用的需求。 为改变这一现状,科研人员需要深入探究聚合物主链和阳离子基团的降解机制。通过开发高活性的阳离子基团/主链/侧链结构,并巧妙调控阳离子基团与聚合物主链的连接方式,构建起高效、稳定的离子传输通道。如此一来,有望显著提升AEMs的离子电导率,同时增强其稳定性,为AEM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奠定坚实的材料基础。 [...]

13 04, 2025

AEM电解水阳极催化剂材料详解:现状与突破

By |2025-04-10T14:15:40+08:002025年4月13日|

AEM电解水阳极催化剂材料详解:现状与突破 自二十世纪初起,阳极析氧反应(OER)便成为众多研究论文聚焦的重点。与酸性析氢反应(HER)等相比,OER的电化学活性明显较弱,通过对比二者的交换电流密度(ECDs),即零净电流密度下的内在活性,便能清晰地看出这一差异。据估算,在酸性条件下,OER的交换电流密度仅为1×10⁻⁴mA/cm²,而HER高达1mA/cm² 。20世纪60年代PEM技术的出现,更是让这一话题备受瞩目,因为这些ECDs构成了严重的动力学限制,极大地制约了PEM电解槽和燃料电池的效率。 进入碱性条件下,情况发生了反转。那些在酸性环境中易快速腐蚀、溶解的OER催化剂,在碱性电解质里却展现出活性与稳定性。而且,相较于酸性条件,碱性环境下OER和HER的ECDs差异明显减小,这意味着在碱性电解质中研究这两种反应时,研究工作的开展更为均衡。 如今,新型碱性析氧反应的催化剂几乎完全摒弃了贵金属(PGM)。随着钴、钒等元素在电池及消费电子产品生产中的用量不断攀升,其稀缺性愈发凸显,而这些新型催化剂正逐步降低对关键原材料(CRMs)的依赖。当前,研究最为广泛的碱性析氧反应催化剂材料涵盖铁、镍、钴、锰和铬,且通常以双金属或三元组合的形式存在。上述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常以尖晶石、钙钛矿及一般氧化物的形态相结合,在碱性条件下呈现出良好的活性与稳定性。 [...]

Go to Top